奇山若洗青,草木生石上。
根萌不可穷,条蔓自增王。
其阴有高僧,日食惟一盎。
世人久已疏,猿鸟应相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万石中通一线流,千盘百折过孤舟。
滩头未下人犹笑,下了滩头始觉愁。
到此情偏适,安居兴日新。閒来观物妙,静后见人亲。
啼鸟当清昼,飞华正苒春。呼童数新笋,好护碧窗筠。
名齐山岳仰前贤,古迹微茫落照间。青简易迷千载事,苍松犹带六朝烟。
难拌柱杖穷云壑,尚抱尘心愧石泉。神往岩头虫鸟篆,待攀绝顶细摩研。
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尘土侵闲榻,烟波隔故林。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道在唯求己,明时岂陆沈。
十二月逢哉生魄,江山为尔生愁色。黄昏庭树乌上啼,一声何处江楼笛。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五等列侯无故旧,
一枝仙桂有风霜。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