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君音信近,安稳在缑山。
不是国医误,宁辞蜀道艰。
终然有修短,犹免历间关。
便作千秋别,沾襟涕泪班。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贾生熊耳秀,洛阳诵诗书。一客吴门下,博士徵金除。
慷慨论过秦,诸生咸不如。因遭虎臣毁,遂使龙颜疏。
怀愁渡湘水,投言吊三闾。长沙见楚鵩,养空聊自舒。
暂尔前席恩,终远天子居。徒然痛哭疏,听纳何趑趄。
吴王死坠马,太傅伤有馀。竟岁亦沦没,海内皆欷歔。
当时恭俭主,好贤名亦虚。
何日归舟片叶轻,白鸥相伴橹微鸣。只应潮打蓬窗处,已作离骚一半清。
犹记深宵剪烛,细语比肩时。一自个人去后,只赢得相思。
妆台彩笔慵持。怕离愁、压损双眉。争知别后心情,去时悔不留伊。
各为四方人,此地同事师。业成有先后,不得长相随。
出林多道路,缘冈复绕陂。念君辛苦行,令我形体疲。
黄叶堕车前,四散当此时。亭上夜萧索,山风水离离。
亲健都奇福,芳兰各自花。云扶王父杖,酒暧冷官衙。
巢燕长依母,凄乌又有家。上堂如照镜,莫叹鬓丝华。
闻说君家传窈窕。秀色天真,更夺丹青妙。细意端相都总好。春愁春媚生颦笑。
琼玉胸前金凤小。那得殷勤,细托琵琶道。十二峰云遮醉倒。华灯翠帐花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