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二古木阴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

岂不爱高阴,奈此性所秉。

千重叶荟翳,谁愿憩日永。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甚平生、风流谢客,刀头梦送酸楚。不堪又得花间曲,猛忆云英霜杵。闲情赋。谁催就月明,云鬓犀梳吐。才情几许。待遗策重来,吹箫一弄,鸾凤共轻举。
留春住。买得绿波南浦。黄金□散如土。蔷薇洞口三生路。无奈春光顿阻。新□绪。也待见东邻,花艳墙低处。东风看取。便娇送飞梭,半摧编贝,笑咏尚高古。

雨过半湖新霁,残霞掩映,坏堞高低。棹转蘋风,凉气乍透綀衣。

暮烟凝采菱歌涩,秋意老打桨人稀。最凄迷,乱鸦衰柳,如入青溪。

当时,水乡移棹,几曾辜负,银汉星期。一卧吴山,锦城丝管已全非。

指十里丛芦渐白,怕再来霜叶添绯。叩舷归,淡月笼云,独上平堤。

新晴草木翠光流,麦陇清和四月秋。巽二风来山发冷,阿香雷过馨声幽。

杜鹃鬨枕催归去,丁鹤攀辕欲借留。半夜忽闻岩壑响,小诗调戏鬼神愁。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杨柳青青夹岸垂,含烟带雨总相宜。苏公十里湖边树,谁遣东风一夜移。

自有西江乱,流民起带刀。操差尽孺弱,杀戮到耆髦。

敌馘时犹献,军需日更骚。长缨未得请,无计罢鞬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