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
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
随飚来溪口,石上起氤氲。
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西楼明月。掩映梨花千树雪。楼上人归。愁听孤城一雁飞。
玉人何处。又见江南春色暮。芳信难寻。去后桃花流水深。
玉蕊先春漏,名香带晓笼。新应争朔雪,弱不受玄风。
塞笛吹难落,花神梦未浓。惟馀美人思,偏讶小窗丛。
铁衣曾典羽林兵,又握铜符海上行。此日八蛮传露布,同时诸将拜霓旌。
臂开鹊血弓流影,腰泣龙魂剑有声。见说辕门容揖客,可能前箸借书生。
一下青云路万重,梦回偏忆五陵钟。西曹起草名犹在,北阙封书手自慵。
远道欲归逢暮雨,客愁相对点干峰。丹砂此去寻勾漏,江海瑶华不易逢。
围城高筑备辽西,夫婿蒙徵事鼓鼙。谁向月明啼玉箸,断肠知是杞梁妻。
濛濛细雨湿香尘,似欲藏鸦柳色新。
斗草工夫浑忘却,只凭诗酒破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