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妾愿为云逐画樯,
君言十日看归航。
恐君回首高城隔,
直倚江楼过夕阳。
躞蹀玉花骢,骄嘶柳叶风。惊看直指使,重谒大明宫。
主圣劳虚听,民难待实封。不徒桓典似,但使要途空。
天宝何因便改元,尚怜芳影秘泉温。不闻金鉴留丞相,多恐玉环蒙至尊。
朱紫故宜当日贱,衣裳能得几时恩。扬州芍药看前事,功业纶扉并尔存。
桃源奇迹古今传,此日来寻草莽间。地产桑麻仍旧俗,路通车马自空山。
苔封小洞门三尺,花落前溪水一湾。便欲临风学仙侣,丹霄谁见鹤飞还。
夫妻结发期百年,何言中路相弃捐。
小儿未识死别苦,哑哑向人犹索乳。
箱中探出黄金珥,付与孤儿买筼饵。
不辞瞑目归黄泥,泉下常闻儿夜啼。
低声语郎情不了,愿郎早娶怜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