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白黑太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
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
【琴曲有乌夜啼、别鹤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大火序炎夏,盛阳剧炮燔。空桐疾风来,书景中变寒。
皇天自平分,四气尚相干。凉燠异朝夕,万事谁独坚。
宛彼风中箨,众芳自此残。至理冥变化,履霜用为叹。
小轩岩桂露香乾,秋蕊扶疏碧玉寒。章句那能如许样,夜深浑作月中看。
空庭杳已夜,孤坐悄无言。
雨后山疑活,云中月欲吞。
清愁难独遣,古意与谁论。
听罢琴中操,呼童早闭门。
云卧遗风仰正传,接人全在钁头边。
临机不用闲忉怛,自有春山蕨竖拳。
五更皆早起,惟我是閒人。
展镜须仍雪,添杯脸暂春。
有终还复始,无旧不成新。
万古烧痕意,陈根岂尽陈。
暴骸独柳冤谁雪,藁葬青山过者悲。
甘露殿中空诵赋,沉香亭畔更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