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爱山如洛阳,三杯为歌愁日长。
废基台殿不可识,玉燕旧栖王谢堂。
公来碧瓦起栋宇,罗列图画牙作床。
池头古月城下江,照见万里冰雪光。
江流不尽月不死,寒浪素影东西翔。
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河边水,暮暮朝朝流不已。水流去去无回波,人生百年能几何。
昨日英雄气如虎,今日凄凉一抔土。非不欲学伊与周,丰功盛烈夭同休。
非不欲学巢与由,明月清风尘外游。穷通进退一有命,用舍谁能改前定。
所以刘伶称达人,只愿长醉不愿醒。豪来挥笔颂酒德,俯观万物如浮萍。
阋墙偶尔未为奇,外侮纷来百不支。祇道同仇堪敌忾,焉知煮豆更然萁。
山河惨淡哀无主,华夏飘摇恐化夷。四海弟兄应急难,莫教深负鹡鸰诗。
秉钺归来士若林,登台何故泣沾襟。应缘信布成枭首,可但风云感伯心。
天入砀间佳气尽,亭临泗上碧流深。三侯章在谁歌得,击筑儿童振楚音。
旧多社客谈因果,新向禅林问祖风。归去万缘无不了,这回洗钵听斋钟。
头似樱珠项似金,肉脚如同金裹成。
牙钳不问何颜色,诸虫咬着便昏沉。
美人娇醉落花钿,船载笙歌出柳边。
春满六桥调马路,香风飘趁玉丝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