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苑新开第,都门遂挂冠。
俄闻曳杖叹,未适散金欢。
旧迹馀三径,高风戢一棺。
只应名不朽,沈志史臣刊。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大堤千树柳,尽是故倡家。憨态向谁好,柔枝空复斜。
掌中身似燕,钗畔髻如鸦。遮莫思张绪,无心折杏花。
矗立九千丈,置身霄汉间。纵横尽云海,咫尺即天关。
风厉佛应冷,鸟鸣山更閒。诸峰环足底,何处著尘寰。
汉帝西征陷虏尘,一朝围解议和亲。
当时已有吹毛剑,何事无人杀奉春。
制锦堂前万事闲,掉头来入武夷山。
当年种放如能学,白鹤青云也不难。
钵饭馀香著一身,竹房宜贮客囊贫。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
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归宗旧地归心属,一见同门即甚亲。
耽耽卧石熊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不怕雪云寒到骨,唤僧扶杖立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