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内蕴琼腴白。
千载忽旦暮,一朝成琥珀。
既莹毫芒分,不与蚊蚋隔。
拾芥曾未难,为器期增饰。
至珍行处稀,美价定多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君父今安在,谆谆免矣乎。
可怜齐女子,不问辟司徒。
盈枝红欲滴,照水色更好。
朝暮几回新,何用催秋老。
临歧一杯酒,门外即天涯。万里远行役,时危敢恋家。
冻云侵晓日,远雁落平沙。挥手自兹去,悠悠惜岁华。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一官佐县丞负予,藉甚才名播两畿。相逢已是三年久,复会其如千里稀。
墙边种竹清兴足,厅下哦松生事微。郡守亦知徐业在,解矇应尔日相依。
空山自具太古瀑,处世尽为天下呆。尘根久净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
庐阜恶诗昔早洗,苏州监本今重开。丹青莫道少真意,展卷万壑喧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