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子渐归华产茯苓若人形者赋以赠行

因归话茯苓,久著桐君籍。

成形得人物,具体存标格。

神岳畜粹和,寒松化膏液。

外凝石棱紫,内蕴琼腴白。

千载忽旦暮,一朝成琥珀。

既莹毫芒分,不与蚊蚋隔。

拾芥曾未难,为器期增饰。

至珍行处稀,美价定多益。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圣胎初出赤志翁,醜杖旁扶赤志翁。

江湖老未休,十日走三州。

南雪马没耳,北风船打头。

穷犹携笔砚,寒欲贳衣裘。

渐喜家乡近,儿童浙语稠。

花县风烟淡,长江波浪多。望中无长物,芦荻隐渔蓑。

风定潮平雾尽开,客怀随处觉悠哉。村藏翠竹千重出,江转青山四面来。

章贡烟波连棹影,匡庐路径隔云隈。明朝且向南昌去,高阁登临溯往回。

人间第一荣,初得好科名。

万乘登楼看,三台让路行。

搜罗空草泽,宴会敌蓬瀛。

榜眼兼衣钵,偏依野客情。

学后方知不足,看来一往无穷。古今上下如许,豪圣英贤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