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女

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

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履及阶除杖及园,犊车閒暇过前村。老农未喻疏公意,应怪虚高驷马门。

行止常惊坎窞中,衰年欲作嗫嚅翁。才华不是鸣阳凤,踪迹浑如踏雪鸿。

黄犊陇头蓑笠雨,白驹场上几筵风。祇知此意堪娱老,未信先生不我同。

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

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

岳阳楼句旧空传,今日登临一慨然。不是洪钧有偏党,岂容胜概独完全。

山川形势三千里,基构声华五百年。襟带西南太平世,收罗风月属私权。

投杼当年似爱公,丝纶却卷向隆中。生来燕颔夸飞将,老去牛头事懒融。

百炼雄心犹未死,五言新句傍谁工。莫嫌行径山人别,仅晓人间色是空。

不到兹台四十年,临风独立意悠然。

胸中多少难言事,便欲凭高叩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