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
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
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
并寄阳冰古篆字,字形矫矫龙蛇起。
其文乃只题姓名,大历六年春气尾。
报云此篆无人知,野僧好事为公指。
公留岩下久徘徊,公剔莓苔汲泉洗。
点画虽然未苦讹,霜侵风剥多皴理。
公疑鸟迹踏苍崖,山只爱惜将有以。
云藏至今不近俗,月伴古源清且泚。
此石公知石不知,公与前人定知己。
墨模几幅许传玩,譬於玦玉终可喜。
况复为诗刻其下,句奇字峻惊山鬼。
何当少得从公游,为公挥笔宁非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久忆琼糜荐一杯,玉延犹费著诗催。筠篮不送今年供,应待毗耶遣化来。
铜柱遥临幕府高,武陵溪水日滔滔。桃花不及骅骝色,并与春光照锦袍。
客怀如梦如烟,佳辰只作寻常度。殊乡节物,香蒲角粽,依稀荆楚。
汉上旌旗,湘中鼓角,岭南烽火。正忠肝义胆,争城陷垒,能馀几,清平土。
前事渚宫漫数,尽沉酣、琼筵歌舞。高唐梦冷,章华春晚,江山谁主?
极目心伤,断魂难返,江南红树。剩一潭怨水,年年此日,费辞人赋。
脉脉广川流,兰楫从此去。残雪蕴丛薄,夕阳隐荒戍。
麻姑朝未回,仙坛想如故。村庄四五家,衰草门外路。
飞瀑界青碧,稠杉缈烟雾。遥企山中人,颇惬山中趣。
快然念吾侪,仙风几时御。
棘罥苔缄蟢网封,还披密筱问遗踪。三山空在云千里,九处堪疑翠几重。
菡萏魂留霜粉腻,蔷薇髓滴露香浓。楚宫梦巳无寻处,祇对巫阳暮雨峰。
银蟾初上海天晴,一色玻璃万里明。绛阙夜凉来凤翥,瑶台风细听鸾笙。
兔从玉界光中现,人向虹桥影里行。坐久露华清入骨,恍疑今夜在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