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河内守,昨日报已亡。
同气泣上党,悲风生太行。
曩为众所惜,今复人共伤。
阮籍本真率,感慨寿不长。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忔憎憎地。一捻儿年纪。待道瘦来肥不是。宜著淡黄衫子。唇边一点樱多。见人频敛双蛾。我自金陵怀古,唱时休唱西河。
晁董声名彼一时,夫君下笔与渠齐。
承明厌直辞金马,英荡非关访碧鸡。
山狱动摇增气色,诏书宣布舞群黎。
归期只在千秋节,留赋苍苔凤掖西。
为尔题诗句,诗成莫浪传。避人那是怯,劝酒自知妍。
翠袖身如削,清歌喉未圆。良宵谁与并,明月共婵娟。
城阙旧神州,崔嵬迥隔愁。高甍丽朱瓦,大道俯青楼。
白马五陵侠,黄金四姓侯。由来歌舞地,慷慨足烦忧。
高柳未匀绿,小桃初著红。两家斗芳媚,一任付东风。
供茗来方士,扶犁见老翁。杜鹃非吊蜀,肠断莫岑中。
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