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门中待诏人,白头方朔老词臣。君应万里为霖雨,洒遍天涯总是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莺样衣裳钱样裁,冷霜凉露溅秋埃。
比他红紫开差晚,时节来时毕竟开。
饱霜红叶北风寒,阅世青山夕照残。寺僻僧闲知款客,诗清骨重傥成丹。
伯鸾性不因人热,孝绰名符第一官。砥柱南天君勿让,要凭双手障狂澜。
鸳鸯于飞,或矫或游。习习谷风,扇彼清流。春草扬翘,鼋鱼沉浮。
感物兴想,我心长忧。谁谓河广,曾不容舟。企予望之,搔首踟蹰。
驿骑驱驰万里身,锦貂浑欲变缁尘。平生未识行边地,今日初欣遇故人。
洗眼已惊双鲤至,相看应讶二毛新。羡君独得从军乐,三岁高阳幕里宾。
绨袍犹接故人欢,尊酒同挥雨雪寒。草积射堂初解
荆枭昔见恶,去楚将巢吴。妖音不知革,吴岂荆人殊。
枭能戒颊舌,勿复轻鸣呼。虽荆亦容尔,何必他邦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