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别君时,羡君观吴潮。
君行识我意,遣画一幅绡。
画作绕床屏,滔滔随惊飚。
前浪雪花卷,後浪白马跳。
宛然千万重,不似笔墨描。
窊亚乱我目,坐卧疑动摇。
夜灯照河汉,如有织女招。
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
秦桥不可度,织女不可邀。
但慕乘桴公,空能诵唐尧。
尝闻挟柘弹,意必在食鴞。
络当五湖上,归去学渔樵。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园林昨夜拂清飙,银汉秋高玉宇寥。月下有怀诗共约,山中无事俗全消。
金风自与群芳遍,玉露还将百卉凋。闻说西郊仙境近,杖藜应去一逍遥。
性拙畏城市,孤意耽山居。裹粮常苦乏,遂令此愿虚。
不耕复不读,悠悠已夏余。念之怀百忧,中夜步阶除。
会心岂在远,奚必厌吾庐。晨起谢亲友,杜门境已舒。
入室书盈箧,可以慰饥劬。忻然遂息肩,俯仰皆自如。
竹树拂清暑,蝉声亦萧疏。隔俗即丘壑,何须慕樵渔。
夫子垂竿处,空江照古台。无人更如此,白浪自成堆。
鹤静寻僧去,鱼狂入海回。登临秋值晚,树石尽多苔。
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丛疏露始滴,芳馀蝶尚留。还思杜陵圃,离披风雨秋。
蓟丘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
独速蓑衣舞我航,数家烟树隔迷茫。不将起倒供人事,祗为看花也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