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亡雨馆寂,车马偶来临。
湿衣添新泪,故物伤夙心。
凄凄庭下树,万叶起哀音。
此地尝对语,在昔岂知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记得山翁往少年。青楼一笑万金钱。宝鞍逐月玉鞭寒。老对冻醪留客话,醉爬短发枕书眠。伴人松雨隔疏帘。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晋安文物表闽乡,试宰悬知治剧良。马首江郎千丈碧,船头黯澹百滩长。
床琴半入幽兰韵,家酝新添荔子香。他日政成民不扰,风流何必数河阳。
閒适无他事,优游有此身。禽鱼窥物性,草木露天真。
静味祇独觉,幽香还自陈。行云难问信,流水莫知因。
渔父偶相值,笑谈犹及秦。
秋深景物尽萧条,此日登临兴岂豪。风捲黄沙连野阔,鹰抟紫塞振云高。
闭门不落儒生帽,怀土愁沾客子袍。独对茱萸频自酌,醉横孤剑读离骚。
清血流天地,花躯老甲兵。野塘岩下士,一日遂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