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顷年投诗卫左史,今年谒诗卫相公。
何方客子辟道路,诗卷长邀石浦风。
先生官职泥土如,万事尽付阿堵中。
天教权嬖表忠节,剑首一吷毫毛空。
祗今事业已如许,愿闻当时北归语。
面对手画真自知,十年绝口吾甚武。
谢安风流过王导,芙蓉王公窃其表。
从来雅志在东山,角巾不为筝歌老。
古人进雨退一尺,江草江花足自适。
功名时来不作难,雷动风行本无迹。
百姓相惊当历耳,三江五湖作疮痏。
百年天地变悠悠,长鑱老人泪如水。
侧傍湖脚澱山蓝,出见轻鸥已不凡。
颇闻琳琅塞门内,三笔六诗公所监。
何能撰杖阅诸子,看化著帽淹几晷。
朱衣目前空复愁,客有焦桐劳下指。
去家初无可葺墙,独抱遗经天一方。
石浦倘为苍生起,天衢日毂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