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悲愉集中岁,秋气无来由。江涛非管弦,日夕与耳谋。
平生欢如云,影过迹不留。幽明且异路,何论天各陬。
嗟君坐此同,冬泪春不收。嘤鸣尚求友,况子双鸟侔。
昨诗岂有愠,逾岁断倡酬。因怀白战人,池馆萤还流。
山邱零落后,可语无一驺。入城或诣子,今兴似昔不?
客持中泠泉,遗我祛百忧。酌之不忍啜,邮致才隔秋。
君暇可就茗,倚杖看归牛。丹铅太自苦,趁景嬉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