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夜泠泠。何处秋声。梧桐叶上最分明。此际碧纱关不住,红出书灯。
帘幕峭寒生。垆鸭烟停。兔华如水漾中庭。安得一枝横竹好,吹到三更。
(约公元一八四O年前后在世)字秋舲,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性倜傥,工诗词,家贫好读书。第道光进士。迟回二十年,选延川知县,不果往。改金华教授,亦末履任。庆熹工诗词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香消酒醒词》及《香消酒醒曲》,并传于世。
晓屐归来岳寺深,尝思道侣会东林。昏沈天竺看经眼,萧索净名老病心。云盖数重横陇首,苔花千点遍松阴。知君超达悟空旨,三径闲行抱素琴。
渺渺洇波护佛灯,回澜光浸海云腾。涛声入座清饶几,客子维舟静对僧。
两岸楼台随景见,长江帆影与时更。此中妙义原无住,正是禅家第一层。
晚来李杜擅文章,无奈情何忆沈郎。
未掩西施朝薤泪,可堪弄玉暮魂香。
重登大峰顶,晓色正苍凉。华构烟霞壮,幽居日月长。
碧云浮洞户,清露沁衣裳。水浅玄龙跃,林深黑虎藏。
去天疑咫尺,胜地岂寻常。屏俯金峰画,炉分玉案香。
会仙犹有市,济世得无方。药圃多春意,丹房耿夜光。
何时结茅屋?稽首礼华阳。
极热方亭午,浓阴忽半空。
众蝉暗急雨,独鹞攧高风。
过湿蔬争绿,矜晴果骤红。
树凉宜就饮,残滴入樽中。
十五蓟门行,能探黠虏情。潜兵秋度碛,牧马夜归营。
苦雾沈旗影,飞霜湿鼓声。昨来承密诏,东筑受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