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叔恬应北京辟

昔时见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贤。

子於文字实赡博,洛客谩估珠盈船。

欲卖明月一寸魄,虽豪售以钱。

通都大邑忽辨宝,直取不犯骊龙涎。

遂伯照乘物,矜夸魏人前。

从兹十二车,光彩生从先。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休休休便休,美底教他且。匹似没伊时,更不思量也。

青衫乌帽金华客,南渡分来天水碧。凤彩蟠胸书五车,鹏尾悬腰剑三尺。

目光炯炯双曙星,京国相逢即深识。不知阮籍途正穷,浪许欧公耳偏白。

闻之愧汗翻流泉,如何鴳羽希鹏翼。我目乃类欧公盲,读书不能数行墨。

明朝有策献金銮,不知何地堪容迹。作诗又送君南归,我亦相君当显赫。

蟾窟秋香桂一枝,早攀莫待花狼籍。锦袍不惜换春醪,伫待君来醉千石。

留与残年反复看,盖头云带万鸦蟠。

天根一雪埋烽燧,奇骨余扶石气寒。

高隐庐峰下,终朝理素琴。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

野墅养幽性,涧泉清道心。何时策藜杖,云外远相寻。

记得花枝各一簪,同门回首愧渊沉。笔枯自觉横军涩,绠短焉能汲古深。

苦教儿孙如有志,学权子母又何心。谈天数及周天度,可获贞元起自今。

潇洒抽簪出凤楼,春风人上木兰舟。一编青史垂行橐,十载红尘浣素裘。

去日莺花怜满目,到时江雨漫回头。长安老友无多在,在马兰台尚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