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剩暑蒸虹雨。雨收虹歇横江暮。客感苍凉村渡晚,羡閒飞鸥鹭。
更水上烟鬟,窈窕临霞浦。思远人、共省销魂语。怅彩云何在,肠断春洲芳树。
羁宦伤行旅。舄吟钟奏相停伫。瘴海蛮荒游倦矣,觅茆庵佳处。
奈好事多磨,恨事常堆聚。征路长、识得辛和苦。数第几山程,笋舆破烟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