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外寒流驶,开轩静者栖。
浅深看藻荇,出没爱凫鷖。
一悟此中趣,万缘皆可齐。
谁来惊节物,岸木长春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虎将夏中时,旋复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朴拙亦可喜。
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释子。规摹虽少华,不陋复不侈。
元碑碎俗令,遗集裒空纸。纵步此山椒,金声犹属耳。
旧亭苦弗称,新亭直殊美。书文两奇绝,踪迹存布指。
古人久不见,今人尚殊此。能知古今意,元始本无始。
雾豹文章野鹤姿,黄冠晦迹浙江涯。携家拟就鹿门隐,奏赋何期狗监知。
触热问涂行有日,排云论事岂无时。太平上策须倾倒,更忆崆峒麦熟诗。
朝中久恋乘轩宠,膝下涞惭返哺私。新荷君王赐骸骨,家人须信有归期。
袖中自有青龙剑,世上谁无白虎经。秘诀未尝留一字,不劳终日诵黄庭。
朝望天际云,莫思堂上亲。子行正无寐,恻然伤我神。
江湖日以远,亲颜不可见。回看身上衣,空悲手中线。
昨梦到北堂,堂前树萱草。秋风忽披拂,颜色宁复好。
觉来坐蓬窗,忧心耿难忘。月明吊孤影,涕下沾衣裳。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