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如旗脚,墨点飞雁行。平圃采芳菊,上水酌桂浆。
为言此何时,杜子逢重阳。醉思庄生达,哂彼齐景伤。
至今孤亭间,独有九日章。昔我来齐山,山僧迎道傍。
骑马到寺门,乱石屹若墙。值雨不遍历,但取山泉尝。
牧之旧游处,苔滑屐莫将。却返弄水涯,隔溪望青苍。
绝顶见茅屋,洪波日汤汤。云霞与雁鹜,还动秋客肠。
去逾十五年,游宦韩陈梁。哀哀遘祸殃,乃再居南方。
欲往尚未可,追吟寄支郎。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隋家萧后解伤春,内苑亲栽几树新。出塞归唐春渐老,美人思树树思人。
白雾浮空去渺然,西虹桥上月初圆。
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人语不分尘似海,夜寒初重水生烟。
平生无限登临兴,都落风栏露楯前。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慈。
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阑。
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大道若康庄,斯人骋逸足。身与世无营,心于事若辱。
踪迹何萧疏,形神落以穆。寄情天畔云,晞发山岩谷。
石床有素书,烂柯变棋局。时或放声歌,长风振庭木。
尝闻千古人,被褐而怀玉。此翁岂其俦,耿耿怀芳躅。
欹枕听寒更,寒更发还住。一夜千万声,几声到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