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文都知吹箫

虞舜已去苍梧野,秦女骖鸾无复下。

箫管人间不解传,帝乐部中能亦寡。

欲买小鬟试教之,教坊供奉谁知者。

晏识文公始致来,劝接贱生宜强且。

乃呼侧坐吹一曲,惊顾顿嘶堂下马。

吾妻闺中闻不闻,稚女扳帘笑娇奼。

未敢多听便遣还,赠饮单杯向身泻。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真乐不在酒,高吟岂为狂。谁能采菊似陶令,篱东若待江州王。

陈仙紫霞客,脱洒吾所识。天瓢不染人世香,曾向瑶台醉春色。

玉桃屡食王母笑,眉发千年若年少。世人往往犹见之,对人但写空中辞。

长江滔滔九江水,江流注海无穷已。锦肠光射虹影昏,未必尘浆可濡此。

阳春从昔和者稀,大音既发馀音低。隋侯明月照车乘,纷纷鱼目空尘泥。

高阳小饮夸汉祖,伯伦荷锸终何补。君不见餐霞楼上飞凤凰,酿玉蚁穴苍苔荒。

笔底溪山并是春,石边聊得寄闲身。由来兰泽多芳草,欲写同心赠远人。

洞流何处窟穴断,泉向洞中源源生。潺潺万古流不尽,夜夜空照山月明。

昔遇南来客,曾传北寄声。飘零携百口,留滞傍孤城。

泽畔骚人兴,周南太史情。天高地仍远,御谤竟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