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真交无所隐,深语有馀欢。未必闻歌吹,羁心得暂宽。
杨凝(?—802)唐代诗人。字懋功,虢州弘农人,杨凭之弟。生年不详,约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少孤,受母训。长善文辞,与兄凭、弟凌皆有名。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号“三杨”。凝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为司封员外郎。坐厘正嫡媵封邑,为权幸所忌,徙吏部。稍迁右司郎中。宣武董晋表为判官。亳州刺史缺,晋以凝行州事,增垦田,决淤堰,筑堤防,水患为息。时孟叔度纵横挠军治,凝亦荒于酒。董晋卒,(公元799年)凝走还京师,阖门三年。拜兵部郎中,以痼疾卒。凝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年少离家志未坚,闲云剩雨满江天。舟行若过巫山渚,莫向篷窗白昼眠。
君王方问道,学士乃宁亲。绿野看云近,黄金结绶新。
更缘瞻岵意,得慰倚闾人。綵服皆宫锦,犹馀汉苑春。
五陵城曲禁门开,有客看花日日来。迥出金盘承露润,初分玉井倚云栽。
珠玑细细回罗扇,纶綍丝丝合羽杯。试问花神可相待,秋时莫遣晚风催。
结根常得近林峦,晚翠谁怜却岁寒。不见龙文横杆面,方知垂实作金丸。
古月出弯弯。绣涩苔瘢。定情消受美人难。如此相贻原抵得,约指连环。
检盝替伊安。更剪罗纨。中央四角蝠云蟠。仿作盘中诗样子,画与伊看。
药裹蛛丝手自开,湘帘摇浪动高斋。吴僧独在山中住,也著袈裟问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