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生子复生男,独有君家众所谈。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谁道众贤能继体,须知个个出于蓝。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岸边渐长陶潜菊,渚畔初生柳恽蘋。自学操舟狎清泚,从今休笑往来频。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江亭月观今如许。叹飘零、墨香千古。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甚两两、凌风驾虎。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
东山曾订十年期,翠竹江村入梦思。世路正怜投檄早,故园偏恨见君迟。
牢笼天地心犹壮,呼吸烟霞鬓未丝。欲向云房借飞舄,便从华岳访希夷。
巴檄故人去,苍苍枫树林。云山千里合,雾雨四时阴。
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不须贪胜赏,汉节待南侵。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谁是怡山不灭仙,定光来应此方缘。龙骧凤翥三宗字,狮吼雷鸣六祖禅。
鱼佩独垂聊徇世,藕丝相感为开天。自从日月归真后,衣法何人已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