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月静可饮,一天明水寒。馀光泛不极,徘徊尊俎间。
但觉凉露下,不知清夜阑。醉眠吾有兴,君当下西山。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醉眠攲侧似乘舠,飒飒溪风吹鬓毛。颇念乘流觅归路,兀然惊起遇滩高。
黄麾白马功告成,云华夫人朝玉京。
虞后夏后引音节,高低峡船摇橹声。
水边杨柳映楼台,楼上红窗面面开。风景不殊人事别,夕阳沙岸首频回。
佳节不易至,故园胡未归。对雨坐长叹,中心如有违。
登高望川陆,重阴蔽云霏。晚禾易生耳,豆落将为萁。
农功既莫惜,孰云佳菊开。掇英泛美酒,已负邻翁期。
不向残阳逐倦鸦,暂依新月隐梨花。玉关霜被将军颔,银剪春裁浣女纱。
玄鸟色移新亳社,乌衣名改旧王家。令人转忆昭灵合,曾睹瑶钗压鬓斜。
小阁幽如洞,登临颇自宜。兼逢二三子,相伴寂寥时。
静爱琴尊乐,清怜雨露滋。此中飞动处,未许众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