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白龙池 其三

云影天光共一池,池中消长白龙知。仙翁骑龙上天去,只有明月照涟漪。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秋云阴阴压边城,秋风飒飒飞边尘。

淮堧夕烽连岘首,往来羽檄无时停。

那筹楼上一长啸,环六十郡皆阳春。

老翁哺儿夸说尹,连年我禽歌即盈。

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许借留为福星。

六弧标庆当拨度,载途鼎沸歌谣声。

请公细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云。

只将祭酒瞪目意,坐镇坤轴如砥平。

可怜儿辈见坎井,孰知我公身心廷。

天生人物关运数,岂为尔较山重轻。

淅江时巡今四叶,上流地险如建瓴。

强敌逆天久就厌,力困尚逞牙距狞。

胆折栈云不敢向,介胄酣眠宵彻明。

雅知折冲妙方略,胸中历历不啻行。

我闻四海如一体,手足谁异元相亲。

痒疴何适不关我,仁者顷刻字得宁。

吾皇盛德尧舜主,包瑕匿垢韬厥灵。

一朝震怒诏薄伐,天戈所指壶浆迎。

西南倚公九鼎重,草木亦自知威名。

宝书斑斓真学士,阵图反授诸将军。

频来宠光赫奕一,富有学问规经纶。

蜀才自昔比齐鲁,公既崇学扬其文。

更须度外物外外,声病未可拘豪英。

蜀民生理日艰急,公既减贱矜其贫。

张弓何时可复弛,一分可宽宽一分。

蜀边储峙仅虚籍,公既檄吏探其囷。

餽粮千晨忧不断,渭上可无人杂耕。

蜀兵十万今有机,公既选练蒐其精。

将骄易置端在我,尾大安得平如衡。

公心浑如古井水,沄沄外物何关情。

公才信是涧壑松,大厦安乐扶其倾。

勿谓蜀汉弹刃土,酂侯用这开西京。

间关武侯说良苦,千古大分垂彤青。

愿公为国一引手,饥食渴饮心经营。

从前规模会展拓,盖世事业看峥嵘。

旆旌扬风出子午,笳鼓动地超三秦。

毋使酂侯武侯得专美,蜀山岂无齐之石可磨亦可铭。

少徐带砺河山盟,命圭相印酬元勋,

胙士奕叶疏恩荣。却归麻坛之山命仙侣,

脯麟酌醴一曲歌长生。

兰香流一涧,桑烟染半岑。雨开残照影,花动小楼阴。

蜂晚能喧梦,尘凝不上琴。何时识芳草,眠里定幽寻。

庭前两梧桐,肤寸手所掇。岁月曾几何,直上殊挺拔。

峨峨双幡幢,云汉相摩戛。谓言召南棠,百岁辞剪伐。

独嫌清秋夜,障我中天月。星辰互蔽亏,胸次不得豁。

意欲稍去之,惜此方薆郁。飓风忽西来,势倒沧海竭。

屋瓦尽飞扬,行道多颠蹶。挺然与风争,倔强蛟龙跋。

终然不自持,划若崩山坼。杜陵惜楠树,我意亦恍惚。

信哉昌黎言,木高风必折。勿言势崔嵬,蝼蚁中潜穴。

似闻崇明沙,滨江马陀窟。万室随江流,老少多漂没。

公胡久彷徨,为此良咄咄。翻惜堂搆初,不种松与柏。

白发萧萧走贼营,丹心原不恋余生。谁将旧德投豺虎,翻道君王用老成。

此君高节抗浮云,环寺幽亭分外清。

凌历雪霜真有守,招邀日月处多情。

更无一点红尘到,但觉中襟爽气生。

争似南墙相对处,萧萧流水绕除鸣。

声名座上逢前辈,镫火堂中值令辰。携手故交皆好事,当头新月最怜春。

太平不数神龙节,鼓舞宜容虮虱臣。夜夜元宵吾未厌,相逢谁似酒濡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