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困无力,欲起重悠飏。芳草落花满,相思春昼长。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山中一枰棋,塵世底事无。
若复计勝负,与彼亦何殊。
话尽艰危到夜阑,灯花开落两三番。
弟史不必频相见,须发因愁易得斑。
闻种拒霜遮水槛,春前分乞数枝栽。总知宋玉才情绝,会约花时作赋来。
谁扶璧月上天端,雪魄扬辉桂影寒。
照见群仙拥仙伯,嫦娥定复转头看。
看镜功名不用频,醉乡境界几由旬。
何妨走马来为问,纵未成龙亦有神。
生计一丝宁挂眼,间居百事不如人。
惊鸿亦有高飞意,姑傍花前过却春。
老去别山如别世,三观四看未能忘。鹿行僧径眉毛净,虎印经台爪掌香。
疏纸不堪书越绝,斋灯岂为荐吴亡。他朝若忆此山寺,一百八声钟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