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寒云雪压船,楼台隐约隔明烟。
黄庭掩映桃红篆,静看双鹅一水天。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雪霁楼空夕,寒轻月欲明。素魂升海上,残朓傍人清。
桂树春应发,蟾蜍夜自生。伤心望牛斗,流恨满山城。
一夜东风落绛葩。几番醲露染丹砂。熟来风吹似仙家。
滴处芳香沾玉笋,破时颜色胜金芽。小儿三采不须誇。
玫瑰芍药相间开,宝阑十二拥瑶台。春风日日行天上,人道东皇六月来。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身作屠沽儿。
负米无远近,所希升斗归。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斯言如不忘,别更无光辉。斯言如或忘,即安用人为。
淡烟寒水野桥边,风景依依似腊前。远道荒凉迟驿使,空山摇落见流年。
凭阑东阁春当座,载酒西湖月满船。羌笛何须怨三弄,青青如豆更堪怜。
忆昔方东来,亭传荒荆棘。风庭红叶乱,雨砌苍苔湿。
饥虎拨门开,哀禽向人泣。十载却西还,亭传已完葺。
青锁揖江山,朱栏趁阶级。行旅粮不赍,大路遗敢拾。
蜀道无难易,人心自宽急。寄言守亭者,勿使狐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