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时乘暇到池上,荷花未开荷叶小。
弥旬风雨隔追赏,期会簿领复烦扰。
今朝始得临旧堤,花开已繁叶将老。
古人最谓行乐急,痴儿漫欲官事了。
钱杨与我近同趣,一樽今待共君倒。
联镳且来趁花饮,莫待红稀并绿槁。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夫容临清水,露下颜色冷。山斋人未眠,独步月中影。
鸠杖双扶一室春,先生矍铄倍精神。林泉久薄浮云过,桃李群沾化雨新。
天以文章归老宿,人疑仙佛是前身。锦囊收处多珠玉,愧乏吟才再引伸。
梵宫深处结高台,巾舄登临野思开。变幻浪传猿化去,清空惟有鹤飞来。
乐舒眼界云千岫,笑酌心泉水一杯。山色溪流两奇绝,更从何处问蓬莱。
将逢难忘日中墟,直到兴宁分手初。况瘁钟郎情谊厚,飘零谢嫂讯音虚。
沧桑历劫终逢汝,恩怨填胸孰起余?安得梓乡成解放,彭生墓上见旌旟。
草草妆台梳裹了,捲帘犹怯凭楼。年光荏苒又深秋。
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
病里高堂频嘱道,而今莫更多愁。当时检点也应休。
重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南渡诚草草,长沙慰艰难。
终风霾八表,半夜失前山。
远公香火社,遗民文字禅。
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观。
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
客来欲开说,觞至不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