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翁何为穷,一性共癖左。
不妄取芥粒,甘似西山饿。
短褐结郭丝,犊鼻讵穿丝破。
当时北阮贫,矫枉几太过。
肯揭长竽头,恐亦是奇货。
岂惟宜跻升,抑自利顿挫。
济河不撷褰,秃尾正便坐。
迟行少前跋,趋急或后簸。
刀尺初与形,虮虱已相贺。
平生马鞍间,髀肉已稍磨。
此既身之章,十年共起卧。
必以狐裘易,顾我应难和。
子赋从军乐,城垆始烦瘅。
服之远行迈,百步无一蹉。
尔来玉泉老,以此劝勤怠。
犹忆当时庚岭前,传衣正是普通年。
问道未余衣下事,寥寥千载不相传。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穠。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
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鎌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光界{左田右此}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
风前月下啰哩啰。深夜处分诸火客,
你看是甚麽火色。
太平何用刘蕡策,错比刘蕡更惘然。久病本如疲乏马,不耕况是下中田。
重修破网鱼终羡,再补荒天月定圆。寄语仲连休念我,梅花三径近安眠。
日斜月上过零丁,丞相丹心日月明。当日几多亡国泪,惊波犹作打船声。
虽无千树小山丛,爱著繁花水榭东。十日花时连日雨,眼看狼藉欲随风。
极望涔阳浦,江天渺不分。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
他日怀真赏,中年负俗纷。适来果微尚,倏尔会斯文。
复想金闺籍,何如梦渚云。我行多胜寄,浩思独氛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