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山光紫翠开,分明洗出小蓬莱。鸣琴一带溪流迥,绝壁千寻鸟道回。
杖锡老僧飞欲到,采芝仙客定频来。不知身在天门上,犹望云霞信手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耻为凡生冀明良,摈出贤才事可伤。
若用刘蕡救时策,何须醇酒烂霞觞。
冀缺与梁鸿,何人可比踪。丈夫志四海,恨汝不能从。
地僻人经少,台阶蚀藓斑。几随春梦去,兼得性天还。
门闭花枝舞,窗虚燕子閒。年丰免忧国,黄发老青山。
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风来如可泛,流急不成圆。
秦钩断复接,和璧碎还联。裂纨依岸草,斜桂逐行船。
即此春江上,无俟百枝然。
愁阴一夜转和风,晓看花枝露彩浓。觅句休教长闭户,出门聊得试扶筇。
物华始信如诗好,春色方知似酒浓。多谢邻翁笑相迓,为言晴暖更过从。
白下通缄少,燕都见面迟。客心悲岁晚,归路及春时。
姓入山公启,人传水部诗。同年吾不及,相望赴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