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行觞乐,饥民哭向天。蟹螯秋正好,鸿雁梦孤悬。
日月闲中影,风雷劫后仙。桃源如可住,长作在山泉。
刘咸荥(1858-1949),字豫波,别号豫叟,四川双流县人。清光绪拔贡,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游学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博通经史,尤长诗词及书画,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静娱楼诗文集》。
杀气全消朔气升,金乌任尔急飞腾。荷香早沁三生梦,玉屑犹辉五夜灯。
愧乏清泉为祛热,惠贻炽炭好融冰。世情冷暖何须问,天际云霞正蔚蒸。
玄经罢草不胜閒,愁遣幽人问字还。别后相思何所道,尊前秋色似君山。
十年倾吐不相疑,此日长离苦费思。翻觉语言无数在,未能倾尽悔当时。
久蛰萧居别有怀,无憀岁月碾成埃。寒氛渐散霜留鬓,阳信初传风作媒。
柳为醒眸能望雨,莺虽悦耳不如雷。撩衣漫觅春来处,一路殷勤问落梅。
海山雨过月明时,自是南州一段奇。
尘土只今无着处,可怜谁与更题诗。
野水明窗几,通渠遶屋流。
鹭冲烟织素,鱼避月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