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向暖识先春,数点天心此最真。我与梅花同瘦骨,绝无牵绕自精神。
刘咸荥(1858-1949),字豫波,别号豫叟,四川双流县人。清光绪拔贡,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游学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博通经史,尤长诗词及书画,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静娱楼诗文集》。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著形名非与是。
交彻辉光意气浓,金毛师子真堪畏。
擢笔题高柱,披襟挹好风。剖瓜苏渴客,采药识仙翁。
飞鸟连云白,幽花点水红。相从问归路,疑误入崆峒。
伯兄难更见,爱弟复佳名。往日题诗客,黄昏驻马情。
春星度北牖,暮雨到西城。肠断池塘草,东风亦自生。
久寄青莲宇,因之问上乘。自知閒有味,不愧老无能。
响彻秋风树,寒生夜雨灯。匡床坐幽寂,身似定中僧。
屐齿门前静,閒庭任绿苔。冷风和窍出,疏月向窗开。
水脉池中活,云根屋上栽。吾庐终吾爱,不足外人来。
孤标高处古,六翮化时全。石髓沦初裔,金精老正玄。
仙回寒屿月,龙入草堂烟。细认抟扶路,从前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