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哀诗 其一 许侍郎

骞超奉使乍归来,谁信深宫祸已胎。直到燎原方扑火,可怜聚市竟成雷。

国殇他日宜同传,款局从今更乏才。江上分携垂廿载,平生文酒总堪哀。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米尽不忧饥,行行且赋诗。相看一大笑,从谓两真痴。

未用追元白,聊须效陆皮。流传君不愧,附益我奚为。

老桐初无异,憔悴辈散木。

良材固自信,终岁委空谷。

孤根听霜霰,厥命寄樵牧。

虽云具宫徵,谁意望琴筑。

天公怜冤愤,霹雳驱怪伏。

蛟龙出苍干,电火燃裂腹。

造物一愍吊,为惠在反覆。

神驰变废物,瞻赏改旧目。

裂为君子琴,日奏太古曲。

因知物兴废,尚尔转祸福。

志士抱孤操,来者怳未卜。

壮年昧筹算,奚用定荣辱。

造物人言是小儿,偶然赵样与儿嬉。

不过几块粗顽石,博得人夸几个奇。

后会未有期,岂意岁云变?不知百年间,正复能几见?

江湖北风多,水阔雁无便。此心剧悠悠,庭树空倚遍。

强把瑶徽消永昼。香懒添金兽。对此暮秋天,别绪离情,赢得人争瘦。

梦回寂寂残灯后。泪早盈衫袖。明月望关山,何处相逢,絮语重携手。

乘槎天上客,脱帽酒中仙。

谈笑非俗韵,欢欣忘我年。

浩歌轻白雪,密意得青莲。

诗就西楼月,留为好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