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
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夜寒寂寂照冰颜,岩壑无心户不关。明月也知山上好,莫教清影落人间。
鲛门岛外近仙家,夜月林深唤煮茶。千里宦游江海阔,晚香频忆满篱花。
天地一身在,头颅五十过。流年消壮志,空使泪成河。
万里长城险,三秋太白明。雁关天上启,狐岭雪中行。
斧钺垂寒色,钲鼙壮朔声。要令沙漠外,遥惮汉贤名。
我爱青山欲归去,偶见生绡喜还住。层峦叠嶂远冥濛,旭日东生光采注。
帘阴微闪数枝丹,疑是岩前半开树。晴岚晓翠千万重,一览底须携杖屦。
郭生十年不相见,笔意从容入天趣。青田道人如瘦鹤,能跨生驹穷海岳。
何如挂此素壁间,终日焚香相对閒。政尔胸中有丘壑,乌帽黄尘漫飘泊。
向来山中我醉眠,白云孤飞兴悠然。清幽到处画不出,自遣数语人间传。
入径萧萧万竹丛,回廊婉转逼禅宫。岩间翠霭当楼合,池上清流隔涧通。
桂发天香侵席畔,花明秋色满庭中。玄栖处处供幽赏,暝入烟萝兴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