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传心学,诗篇养性情。如何凭记诵,止以弋科名。
身世无殊轨,亲疏有定衡。春风浴沂意,领此在儒生。
李若琳,字淇筼,贵州开州(今重庆开县)人。举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五月二十九日,以漳浦知县署台湾府抚民理番海防粮捕通判。曾任噶玛兰厅员,负责清釐地亩工作。十八年(1838)正月二十四日卸任,补澎湖通判。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敢恨新居僻,深怀故国尊。
耕耘得遗物,版筑尚颓垣。
溪隔城南寺,崖通市北门。
它时如访我,但认语音存。
诗曰:尚书有女名无双。蛾眉如画学新妆。姊家仙客最明后,舅母惟只呼王郎。尚书往日先曾许。数载睽违今复遇。闻说襄王二十年,当时未必轻相慕。相慕。无双女。当日尚书先曾许。王郎明俊神仙侣。肠断别离情苦。数年睽恨今复遇。笑指襄江归去。
谁能守清躅,谁能嗣世儒。吾见何君饶,为人有是夫。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岖。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犹是尚书郎,收赋来江湖。人皆悉苍生,随意极所须。比盗无兵甲,似偷又不如。公能独宽大,使之力自输。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不然且相送,醉欢于坐隅。
池上新亭独倚栏,自临钓石俯云湍。赏心谁是高阳侣,阅险频催杜甫鞍。
濛雨细侵花径滑,停云浓带旧山寒。凉风摧折阶前笋,惊作故人车马看。
东皇失其御,十日无精光。滕六驱前锋,回风恣清狂。
晨光炫银海,檐滴更漏长。我发日已白,对此重感伤。
披氅学王恭,展卷怀孙康。哀彼下土人,大半亏衣粮。
履敝东郭跣,门闭袁安僵。愿言早开霁,万象熙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