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博浪鼓山

宦辙迢遥去不归,频来绝境趁斜晖。天垂地底根皆见,石上云端骨欲飞。

顿辔长鸣犹马力,扬旌独戍亦兵威。书生得此殊荣幸,何怪人言貌尚肥。

陈奉兹

(1726—1799)清江西德化人,字时若,号东浦。乾隆二十五年进士。自四川阆中知县擢茂州知州。金川之役,主炮局及修治桥路,劳绩甚著。在蜀二十年,官至按察使。后调河南,迁江苏,为江宁布政使九年,治以简静为主。有《敦拙堂集》。

猜你喜欢

廿载心情此日看,世人同谱我同坛。小楼烟雨卑栖极,峻岭薯芋供食难。

凝公寮里汤仍沸,南老船头力又单。鼻大耳长原有种,不须人说大还丹。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霜节亭亭直,凌云发采章。春风和煦日,亲见凤鸣阳。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舟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开门得欢书,有鱼长尺一。不知溪头鲤,认作潭中鲫。

野寺残僧在,何名是别山。山花当户发,海鹤载云还。

漫想长休粒,无能此闭关。歇鞍颜有恧,尘集士袍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