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汉孟赴召天京

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秋斋双白兔,入草更分明。暂得辞鹰击,何由倚月生。

眼光看世态,耳薄笑人情。愿早营三窟,无贻走狗烹。

堪笑南泉老古锥,住山情况了无依。

解使木人来买米,和光风月正先知。

奇奇,柳眼桃腮总是机。

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供依依。

痴痴,三千不惜换骊珠。

若问普庵来意处,光明遍匝体如如。

丁亥夏六月,流寇犯我疆。兵戈起仓卒,官吏接踵降。

哭声动天地,日星惨无光。老少各逃命,道逢虎与狼。

四境恣杀掠,金帛满路傍。劫我作奴仆,束缚虑逃亡。

举步或稍缓,鞭笞痛莫当。箐林影昏黑,倾跌心愈慌。

惟期免敲扑,那顾鸣空肠。暮夜集村坞,炙酒烹牛羊。

凶锋有万状,喧呼拥平冈。醉后劓刖人,血肉溅我裳。

有时刳孕妇,男女贯旗枪。求生固已矣,求死亦不遑。

夜半人马寂,脱身匿丛筜。一步一惊顾,暗地呼穹苍。

狐兔起蹊隧,荆榛长成行。踌躇奔城郭,呼绳缒垛墙。

攀援似猿猴,四顾殊傍徨。亲戚闻我至,城头问审详。

朋友闻我至,只手相扶将。父母向我前,拊背慰百方。

坐定复移时,始知身未亡。努力去守陴,安能进酒浆。

但得共相保,吾亲亦永康。

深院下帘旌。秋冷银屏。露华如水浸中庭。一炷心香烧未减,来拜双星。

花底步轻轻。罗袜凉生。何人能会此时情。只有如弓天上月,照得分明。

问花神、何事亭亭素玉。忍抛冷艳在空谷。笑领东风无路,着意拘束。

困杀您、霜寒露宿。

年年无计,早把春光占足。此情和恨半含蹙。谁似我,去空回,一样幽独。

好记取、待惊郎目。

绡纻歌翻郁水滨,月罗湘縠委红尘。樽前若问花消息,步障还邀十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