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秃豪一扫繁枝叶,咏雪诗成淡于雪。眼中作者吾君谦,后出辞高意尤绝。
直追坡老千载上,我辈不觉腰罄折。看君风槩有如此,当知此制难磨灭。
愧我浅薄曾效颦,把笔对君如或掣。便欲索君书一通,大卷珍藏饰文缬。
文章所贵自己出,下此纷纷徒琐屑。浑然元气未雕凿,言外风神亦飞瞥。
知言未敢轻自许,和篇聊致评诗说。他年大作禆雅颂,磨有贞珉镌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