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家负郭民,落花厅事净无尘。苦蒿菜把邻僧送,秃袖鹑衣小吏贫。
尚有隐幽叹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宸。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句曲西汉日,三茅初来宾。欻忽及东晋,二许复怀真。
同为吞玉客,俱作瀛台宾。我来探灵迹,桃李华阳春。
云軿不由地,焉得逢其人。青青九阳松,虬枝浮金菌。
亭亭左纽柏,苍然依玉晨。攀崖久徘徊,览古白日颓。
顾此空山房,陶君留夜台。因思丽樵客,兼怀校书才。
感激无所欢,仙山明月来。
不道移根远,芳菲傍日华。万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
近酒时分露,临窗乍落霞。谁知仙禁侧,别有武陵家。
绥心虽殊用,灭景宁优劣。一随业风尽,终归虚妄设。
五阴诚为假,六趣宁有截。零落竟同归,忧思空相结。
霜下石桥滑,蛩吟茅店清。
梦回残月在,错认是天明。
秋霖逢甲子,禾耳恐须生。流俗幸无验,高田犹有成。
润唯藜莠得,烂与蕙兰并。早晚浮云豁,逍遥赋晚晴。
残春天气似秋凉,新笋抽梢绿过墙。客去庭空人尽后,白蝉花上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