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 其二

昔登白玉堂,文彩何郁郁?胄子承风规,诸儒禀芳躅。

出持绝域节,入奉斋宫箓。一身为千秋,此事亦已足。

浩然思故乡,悬车返初服。浮山七十峰,依稀作汤沐。

程可则

(162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周量,一字湟溱,号石臞。少时从学于陈邦彦。入清,顺治九年会试第一,被排挤不得与殿试。十年后,试授中书。历兵部郎中、桂林知府。广交游,以诗文名世,与王士禛等交好。有《海日堂集》等。

猜你喜欢

四年碌碌成弹指,重上绵州第一山。恃辇了知筋力减,分茶好共沐休闲。

家鸡野鹜欣论定,春蚓秋蛇愧笔孱。归去书窗铺素纸,不须扰攘旅途间。

晴光杂空云,青春转寒谷。眇眇兮章丘,所见惟我独。

洒然天地间,岂为万事足。晓风吹诗来,梅枝粲群玉。

王子人中豪,经史富怀抱。壮岁游京师,予见恨不早。

盍簪虽云初,一晤已倾倒。归哉益勉旃,勿愧梧山老。

最好妆楼,花朝过了,社日才来。正轻裙飐凤,垂丝绣带;

低鬟簇蝶,细股珠钗。知道一春行立少,看红嫩鞋尖色未衰。

今朝健,且添些梳裹,小出香阶。

多时不来廊下,早一片、绿长新苔。恰钩帘日淡,珊珊形影;

踏花风软,瘦瘦身材。蕙叶盆中青几箭,尚紧抱香心不放开。

依稀记,是萧郎那日,临去亲栽。

芜城池苑尽荒残,春到长思竞秀山。谷口风和莺已出,天南日转雁初还。

千家帘幕峰峦上,百里笙歌水竹间。记得当年行乐事,韶光不放片时閒。

潇潇疏雨打窗轻,灯穗含情灭更明。墙角芭蕉新种得,今宵始听一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