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迥盘浮霭,江清映白沙。雨荒锦水竹,烟暖少城花。
旅食宜风土,春游眷物华。此中堪逸老,何必问丹砂。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水涌必由泉源注,木茂必由根本固。我家百口渺何处,吴越晋秦各异路。
吴越烽烟高接天,死生消息都茫然。晋秦山川复险峻,脂车秣马愁难进,每一念之心烦懑。
安得聚居安乐乡,土地膏腴田亩良。种以黍稷杂稻粱,上为祖宗供烝尝,下为宗族给衣粮。
其余亲友来我旁,尽情施予慨以慷。不愁挥尽黄金黄,呜呼此愿何时偿。
小序题解古今乐录曰。
上云乐七曲。
梁武帝制。
以代西曲。
一曰凤台。
二曰桐柏。
三曰方丈。
四曰方诸。
五曰玉龟。
六曰金丹。
七曰金陵。
凤台上。
两悠悠。
云之际。
神光朝天极。
华盖遏延州。
羽衣昱耀。
春吹去复留。
山寺忽云端,山行处处欢。晚凉岩际宿,秋色月中看。
缓步多幽壑,清声即近滩。苍阶疑露湿,瀑水堕空寒。
忆辞燕夏岭冬并,屈指征途秋送迎。云物随缘看逆旅,尘风初别感劳生。
北山未拟均贤什,东海私宽一乐情。倖沐皇恩因岁月,重脩子职但温清。
敝裘游倦早归来,十亩菑畲翳草莱。紫府再瞻皆是幻,丹心一寸已成灰。
多君遗佩光腾户,跃我循檐笑索梅。拟共浮丘歌一曲,海云片片万山回。
游山慕谢公,此愿矢自昔。荏苒阅三载,始著登临屐。
秋爽最宜人,寥廓豁心迹。枯僧不谈禅,历历指古迹。
山形变态多,丹厓间白石。仰视飞鸟翔,去天不盈尺。
俯瞰大江流,洪涛迅潮汐。月明一线白,树黯双峰碧。
胜游续登高,信宿穷幽僻。相约待重来,攀萝蹑仙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