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共元戎出塞垣,生擒番将向乌桓。如今老去谁终惠,独对西风瘦骨寒。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剃头头光生,洗脚脚清爽。脱衣上床眠,抓著通身痒。
玉女初晴叫画眉,人间春色几曾知。锦堂客散三千后,马上榴花知为谁。
灵机争堕有无功,色空犹未达空空。
空色本无权立号,无名全体露金风。
王夫人与管夫人,湘水神还洛水神。身到碧空齐解脱,手拈红豆独酸辛。
愁丝日绕诗中絮,泪迹时沾画里筠。欲报怜才恩似海,此生情海愿沉沦。
释子身心无有分,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西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