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荐觞酌,双旗为子留。迟回归阙念,浩荡出关愁。
飞雨悬山阁,残霞掩戍楼。澧桥春水阔,不得并膺舟。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整棹北川湄,迥首望城邑。林疏风至少,山高云度急。
共怀万里心,各作千行泣。欲见终无缘,思君空伫立。
三年文会许追随,和遍南朝杂体诗。未把彩毫还郭璞,乞留残锦与丘迟。竹斋琴酒欢成梦,水寺烟霞赏对谁。今日秋风满湘浦,只应搔首咏琼枝。
将知德行异寻常,每见持经在道场。欲识用心精洁处,一瓶秋水一炉香。
有泉何取台仪凤,事佛空教后作蛇。
狐穴蚁巢零落尽,却能留此梵王家。
逸客閒居胜,寒溪九曲深。苦吟双鬓白,倾盖百年心。
行乐堪杯酒,清修在竹林。钓竿随所适,烟艇五湖阴。
南皮城下荒秋草,说是当日燕支台。世事翻腾只如此,吾生弃置已焉哉。
迎风紫苋因循老,背日黄花次第开。独夜不眠思阿谢,白羊如驾小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