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车北望夜如年,吴质多愁例不眠。并海有人犹逐日,万方无主正呼天。
不成洛邑淹周辙,倘为莱兵反鲁田。敝屣廿年肯回顾,育然本意在安边。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自我胜冠带,日闻乡党议。意嫌风俗衰,长老俱喻利。
缅怀千岁士,未谓今昔替。果哉曹大夫,高度跨一世。
人皆竞锥刀,趋走候形势。强能弋公侯,弱或丐奴婢。
而公独长往,亦岂恶富贵。顾当拯颓波,且以伸吾义。
昔在天圣中,太后犹称制。桓桓谏议公,正色风宪地。
王室依老臣,萧墙屏奸计。一麾竟谪守,褒赠身后事。
至今诵遗烈,每雪义士涕。天伦见霜标,粲粲真难弟。
大雅贵老成,春秋有凡例。吾将编野史,著述二公志。
直清先伯夷,退静后季次。愿为得者规,不使达者愧。
入夜单于初罢猎,云鬟强整出宫迎。马前歌管声嘈杂,不似长杨旧乐声。
数株杨柳湖边寺,且系扁舟客莫催。万顷波光净如练,一双老鹤忽飞来。
一种幽芳南涧滨,天然玉质迥无尘。寒香不逐西风去,时伴东君媚小春。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