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马走山,回车车渐水,
涂穷我何适,恸哭盈襟泪,
巢居识风声,穴藏知雨意,
救斗曾得伤,缨冠亦可已,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二月氤氲遍九垓,陇头生事日相催。山前黄犊冲风去,林下鹁鸠啼雨来。
万顷湿光寒不散,一犁生意暖初回。明时欲睹尧天日,犹解翻身起草莱。
野寺同过酒漫倾,梅花月色照离情。孤舟暂系春江曲,愁看绿波芳草生。
斯民何幸使君来,两袖风清济世才。疾苦输情佥志协,闾阎生计上心栽。
鸿都经示童蒙告,鸡斗衅清鼠雀猜。陶冶能将群类铸,南山佳气满蓬莱。
渺渺丰城县,回头忆旧游。晴江罗远树,宿莽乱中洲。
宝剑今鳞甲,神光尚斗牛。他年还记得,此夜一扁舟。
三老遗踪在吹台,好风华月为谁来。骚人意会千年上,半醉掀髯坐石苔。
藻井尚寒龙迹在,红楼初施日光通。(《红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