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竹为大榻,一僮负以趋。行就绿阴息,临流看浴凫。
老牯浮鼻过,尔牧与之俱。荷箠各得荫,谑笑缘茭芦。
吾亦忘其适,野风俄已晡。水蛙杂梵鼓,起立还斯须。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怜尔衣裳尚未缝,天寒何以补三冬。遥知冻墨新磨好,写到云山第几峰。
犁牛的土德,体厚静绥绥。
岂无牝牲情,不自求其雌。
终朝草栈间,若忘渴与饥。
嗟彼位儿高,乃尔难自持。
玲珑古洞深,窈窕远相寻。寻仙不可见,寻花松半阴。
山人向予语,只在石亭许。可惜春江月,但向春江柳。
江北望迷楼,翠幕珊瑚钩。琼花泪烟晚,玉蕊不关愁。
本是仙人树,不恋繁华土。谁能不染心,飞还作香雨。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长卿不羞涤器,幼舆偏喜投梭。
叔子自复佳耳,安石终奈乐何。
瘦石零花半塔欹,萧条香蜕葬江湄。尚书老死遗民尽,谁署天潢小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