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先生教子作通儒,诗礼亲闱伯鲤趋。
亭构义方名昔著,诏颁封爵语今符。
荣因慈孝家声振,默契丝纶宠数殊。
善庆谁能肩懿躅,贤哉奋达美相须。
每年秋涨赖横堤,水纵漫堤害尚微。近为鹿城偷堰破,放交流潦到柴扉。
甫作诗为两翁寿,岂虞相继骇予闻。
八旬已过太公望,一旦俱为冥漠君。
场屋少时尝张王,兵戈晚岁忽纷纭。
全天所赋无遗憾,端复真修地下文。
春蚕未成茧,已贺箱笼实。蟢子徒有丝,终年不成匹。
每念古人言,有得则有失。我命独如何,憔悴长如一。
白日九衢中,幽独暗如漆。流泉有枯时,穷贱无尽日。
惆怅复惆怅,几回新月出。
噬人侔虺毒,害物比猫柔。
清议姑驱逐,宽恩未放流。
剑诛张禹佞,扇障褚渊羞。
谏笔非私忿,惓惓为国谋。
绣裙斜立正销魂,侍女移灯掩殿门。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