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祖昔入粤,五世乃始昌。当时佛抱送,坠地腾佛光。
以寺名厥名,至今留馀庆。我从海上来,五载离闽疆。
此行访佛迹,再见闽山苍。闽山连粤山,遥控东南洋。
长蛟率悍类,毒雾遮日光。安得佛金钟,覆使毋披猖。
欲读金字经,贝叶无遗藏。谁传神山笔,父老思先皇。
入寺考故名,剔藓残碑旁。手携石墨归,满路昙花香。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宸传三百旧京华。仁孝自名家。一旦奸邪,倾天拆地,忍听琵琶。如今在外多萧索,迤逦近胡沙。家邦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
红尘久住。仙驭凌波去。本似行云无定处。那更腊残风雨。瑶芳片片轻飞。但留青子栾枝。孤负岁寒幽意,如今却与春宜。
工夫缜密,描画不及。
正令全提,佛也不识。
十分恶毒得人憎,付与破家五逆。
拓得平原帖,行间晕日星。丹枫留草疏,翠竹失兰亭。
笔想拳应握,书传墨尚馨。文孙存气骨,脱赠意惺惺。
早岁闻初地,凌朝试远寻。依然一茅宇,宛在千竹林。
芳草定时积,清池雨后深。对君论古迹,寂寞起幽心。
闲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